蒙古族文化是游牧文化的歷史集大成者,一方面是蒙古族文化濃縮了自匈奴以來所形成的、以游牧為基礎的草原文化的所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蒙古族文化的形成是草原文化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結果,是草原文化邏輯進程的延續。特定的歷史造就了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特有的文化又成就了蒙古族腰帶豐富和獨特的功能,使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游牧業雖然驅趕牲畜,逐水草而流動,但是它絕不是隨機的漫游。牧民們是根據多年對當地的地理條件、牧草生長情況等因素的變化所積累的經驗為依據而遷移。大體上,每一個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圍。游牧。游牧業生產是全靠牲畜繁殖與生長來提供產品(活畜與畜產品)的。牲畜只有通過吃草才能生存、成長、繁育。草生長于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的廣袤地域。為了牲畜吃草,人必須驅趕它們按季節轉移到有草、有水并氣候相宜的地面放牧。因此說,游牧是連結性畜與草原的必需環節,其核心與關鍵是按季轉移放牧場地。游牧是游牧業的四項基本要素之一,是游牧業鏈中必需一環,是游牧業生產的主要特定形式。他是適應自然和經濟規律的畜牧業生產方式;它并非出于人們的感情、愛好與意念,--由于沒有舍飼圈養條件,也沒有定牧條件,故牲畜必須也才得游動放牧。